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优化调整机制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2012年起,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及海工装备占全球份额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船第一大国。随着“造船强国”、“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
自2012年起,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及海工装备占全球份额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船第一大国。随着“造船强国”、“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对船舶与海工类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为应对船舶市场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国家大力开展“深海空间站”、“豪华邮轮”、“万米载人深潜器”、“超大型海洋钻井平台”及“南海岛礁超大型浮体”等高技术船舶与海工产品研发,迫切需要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江苏科技大学作为船舶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自本世纪初开始,我们即开展基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起江苏科技大学连续七年将以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在机制建设方面,针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高度复杂性[1],系统设计了多维度、多时段、多尺度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动态调整长效难的问题,基于OBE理念[2]和控制论思想,构建了基于培养质量评价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在机制应用实践方面,针对逐步揭示出的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中“工程应用、实践创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弱”等问题,多措并举、改革创新,形成了“行业需求引领、多元平台协同、优质资源共享”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一、思路
(1)调整机制建立:针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主要依赖经验和惯性、缺乏系统性调研和人才需求的科学预测等弊端,构建长期有效、动态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保障调整机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让多年积淀形成的教改成果真正产生实效。
(2)机制实践应用:针对运用构建机制所发现的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法等核心要素,满足船舶与海工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举措
(一)构建动态长效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机制
图1 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优化调整机制与实践图
运用OBE理念和控制论思想,设计了长期与短期、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质量多维度、多时段、多尺度的评价体系和方法,明确了行业技术需求引领的主导地位,构建了基于培养质量评价和信息反馈的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船舶与海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优化调整沿革
(二)建立多元协同、开放式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强化系统思维,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创新性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行业需求引领、自有科技型企业牵引的多元平台协同、工程应用软件全覆盖的“三类课程、三个环节、五个方向”的开放式、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先进制造技术方向”优势和“舾装方向”特色(全国唯一)。
(三)校企深度融合,重大科研成果和企业专家进课堂
结合“981平台”及“蛟龙号”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采用“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动态对接”、“课堂与企业对接”的案例式教学,聘请企业教授承担教学任务,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
(四)构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系统思维培养
系统构建了覆盖设计、制造、生产管理、性能分析与动力装备全过程、“虚实结合”的“三层次、四平台、五结合、多辐射”动态的实验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实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全覆盖。
(五)多措并举,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以“中乌合作办学”项目为抓手,打造了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及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等船舶与海工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通过讲学→合作→聘用的阶梯式“递进引入”国际顶级专家为本科生授课;采用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世界知名高校设立培养基金等方式相结合“定向培养”教师实施双语(或全英文)教学;通过全额资助学生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等大学开展夏令营和短期课程研修等方式为学生营造国际化培养氛围,让其在学习到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提高了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章来源:《船舶工程》 网址: http://www.cbgczzs.cn/qikandaodu/2021/0505/518.html
上一篇:带走一盏渔火
下一篇:教育不是一桩优胜劣汰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