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资料!资料……”田景修在洪水中留下最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田景修。田岚供图 田景修,1937年出生于湄潭县团林乡,生前是遵义湄潭水文站的技术员,于1977年7月26日在鲤鱼塘水文站抢测洪水过程中牺牲,时年40岁。 一份发黄的记录纸,一组没有
田景修。田岚供图
田景修,1937年出生于湄潭县团林乡,生前是遵义湄潭水文站的技术员,于1977年7月26日在鲤鱼塘水文站抢测洪水过程中牺牲,时年40岁。
一份发黄的记录纸,一组没有监测完的数据,永远定格了父亲的人生......田岚不知道父亲那边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她只知道44年了,44年的阴阳相隔,44年的痛苦怀念,从未随日子的流逝而淡去。1977年7月26日,这个日子,成为了父亲的祭日,成了田岚一家的苦难日、田岚一家忌讳的日子,田岚一家人不愿意提起,却怎么也无法忘记......
1977年7月25、26日,天像漏了一样,雨下个不停。鲤鱼塘站的水位看着看着就涨起来了,从25日14时的34.86米不停往上涨。田景修加完雨量计的墨水、测完雨量,又跑去加水位计的墨水、观测水位,还要上船测流。站上就他一人,而且他到鲤鱼塘站工作的时间也不长,情况还不甚熟悉。无奈之下,只好请了上游修桥的两个工人打下手。水越涨越高,至26日14时,水位已涨到42.79米,80多米宽的河道整整涨了7.93米!他们连日奋战,完整监测到了涨水过程,15时,水位涨至43.47米,眼瞅着洪峰就快到了,田景修像跟洪水较上劲似的,一定要测全整个洪水过程。可就在第6次抢测中,缆绳发生故障,测船被洪水打横,尾梢无法控制,在急浪冲击下,船,翻了,3人一起落入水中,田景修高喊:“船!资料!资料……”这也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大家沿着河道寻找田景修,找了好多天都没有找到,田岚一家人等了好多年,终是没等到父亲归来……田景修就这么走了,对家里,连一句嘱托都没有留下。“父亲走后,家里乱成了一锅粥,7岁的我、10岁的哥哥、5岁3岁的妹妹都没人照管,最可怜的是我刚出生3天的妹妹,父亲连看都还没看上一眼……”田岚回忆起父亲,眼里噙满泪水。
“没有了父亲的日子,我们的天塌了,妈妈的天塌了,本就拮据的家,生活更加困苦了。妈妈要照顾我们,更要打工挣钱养我们,我和哥哥好像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不仅要照看妹妹,还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事,有时还要背着小妹去上学……”田岚说,“看着同学们有爸爸牵着疼着,一家人有说有笑,我好羡慕!无数次看见妈妈偷偷哭泣,我好恨父亲,恨他为什么抛下我们狠心离去!”
总算熬到16岁,为了能帮母亲分担一些家庭重担,田岚接过了父亲的水尺,成为了一名水文工作者,也跟铅鱼、雨量计、水位计、蒸发器打上了交道。一天天、一日日观测着、测量着,不知道这些数据有什么用。慢慢的,田岚多了一些理解,好像领悟到了一些,知道了这些数据原来是临河、涉河建筑、工程的设计依据,是跨河公路桥铁路桥、是拦河大坝、水库建设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能提前预测洪峰什么时候到来,有多大,可能淹没多大范围,能保护国家、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也懂得了守护江河安澜是水文人的职责,“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敬业奉献”是水文人的写照!当一次次听到水文前辈讲述父亲的故事,为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田岚渐渐有了一种自豪感,妈妈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每当与洪水博击的时候,田岚也生出要战胜它的执拗和韧劲。“我想当初的父亲也是这样的吧!长大后,我竟真的成了你。”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再次回到父亲牺牲的鲤鱼塘水文站,面对着他的衣冠冢,抚摸着那块已经斑驳的石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田岚没有哭,更多的却是油然而生的自豪和对父亲的崇敬!“父亲,您安息吧!你没有监测完的那些数据,我们替你补上了!您住过的站房已经改造成了花园洋房,您想都不敢想的水文现代化,正在实现!水位、降水已经实现全自动监测,手机上就能随时查看数据,船测早已被淘汰,就是您当时盼不上的缆道流速仪测流也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雷达测速系统和ADCP,一去一回就能准确测出流量数据。去年,遵义水文水资源局还引进了侧扫雷达,高高的安在岸上,自动监测传输,电脑上就能随时提取流量数据!蒸发也自动监测了,就连你们看花眼睛的过程线、水位~流量关系图,绞尽脑汁的三线检验,敲碎算盘的水位日表、雨量日表、流量日表,都已经通过在线资料整编系统一键完成了。如果能知道这些情况,相信九泉之下的父亲,一定也会像我们一样骄傲和自豪!”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的季节,父亲音容犹在,田景修未尽的事业而今蒸蒸日上,一代代水文人正传承前辈创造的水文精神,为现代水文高质量发展而拼搏进取。“这,就是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田岚自豪地说。(王治芳)
文章来源:《船舶工程》 网址: http://www.cbgczzs.cn/zonghexinwen/2021/1014/768.html